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分为现象和本质,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。所以对一些现象方面的定义,全部是由本质进行定义的。也就是对专注的定义,必须从本质的角度进行定义,而不能从现象的角度进行定义。
当从本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时候,什么是专注:能善分别诸法相叫专注。什么是能善分别诸法相?我们对周边一切的事物清清楚楚的认知,不差分毫,原始的状态,原始认知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一种了解认知。当认识了这个世界本质的状态之后,我们再分析我们当前状态,是一种现象,是本质的一种应用。所以当前状态,是一种特殊的专注,事实上,你是都有专注的。
举例来说,你所谓的散乱,其实是你在专注的使用选择性思维的高频活动状态。你所谓的昏沉,其实是因为你被某种特殊的现象所吸引,而且是深深的吸引。因为你极其瞌睡,极其困倦,于是你深深的,进入他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状态。这种状态给你带来的一种体验,你把那种体验叫做昏沉,也就是说你所定义的昏沉,仅仅是那种现象给你带来的体验。而那种现象绝不是你,你要了解什么是你,你所感受到的一切的外物,一切的东西全部不是你,就是你所感受到的一切,都不是你。
比如说你感觉到现在昏沉了,昏沉是你吗?不是的,是你感受到一种东西叫昏沉,这种东西给你带来了一种体验,那种体验是你吗?如果那种体验是你的话,反过来早上起来头脑异常清醒状态,那种状态就不是你吗?这两种状态是完全相反的。所以对我们来说要明白一点,就是你所感受到的一切全部叫外物,不是你,专注是给你的定义,而不是对外物的定义,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地方哪是你,这样才可以去认识专注的。
我们当前状态的专注,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注。他的专注和这个世界本质的专注有什么区别?这个世界本质的专注,是能善分别诸法相是均等的感知认知一切的,也就是我
们平常所讲的等持。等持的能力也是潜意识的能力,因为潜意识是无差别的认知,意识是有差别认知,因为意识建立的基础是选择性思维,选择性思维是作用于点,无法作用于面。所以你对这个世界的关注一定是有差别的,这是他们的不同。这就决定了我们当前状态的专注是有差别的专注,他只是对这个世界上某一种物质特别感兴趣,某一种现象特别感兴趣,然后对这种现象形成了一种有差异化的观察。所以我们当前状态的专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注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培养这种狭义的置心一处的专注?当你了解专注的定义之后,你会明白专注需要培养吗?不需要的。他源自这个世界本质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,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,为什么人们说培养专注?为什么说我们练置心一处?置心一处解决的是什么?他解决的是专注的特殊形式,就是降低选择性思维频率,也就说所谓的置心一处是培养专注吗?不是的,你的置心一处解决的是选择性思维的频率。你解决的是频率的问题。所以你所谓的置心一处所谓的培养专注,事实上他整个的流程,和他的原理全部是在解决选择性思维的频率。置心一处的过程与专注毫不相干,没有一丝一毫关系,他仅仅只是在解决频率。
我们为什么要解决他的频率?是因为我们到了置心一处的地方将获得一种体验,就是和定中人一样的体验,定境的体验。我们要了解,不同的思维状态,有不同思维状态的体验。禅定、欲界定也是这样的,都有不同的体验的。我们置心一处是要获得这种体验的。通过这种体验去入定,置心一处,这种状态本身不是定境。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明白这一点,同样的道理,你向禅定发展,你向欲界定发展,你和那个经常入定的人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你所使用的方法,就是我们要降低选择性思维频率,达到置心一处向定中发展。所以你要把你实证侧重点放在,怎么样降低选择性思维的频率,你要研究选择性思维他建立的基础是什么?他的频率是他的活动态势,他活动态势是由什么决定的,他有什么样的规律?我们要按照他的原理,按照他的规律设置你的流程,设置你的方法,这样去实证。
专注有什么体验:不知不觉进入,头脑异常清醒,时间过得快